四级阅读考前点拨
冲刺备考
一、模考
尚未进行过模考的同学应该利用上午时段,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1-3次模考。模考建议用06年6月改革以后的4套真题。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套模拟题可以像真题一样更贴近真题难度,所以不建议用模拟题。大家一定要通过对真题的模考来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并适应考试的强度。尽量避免出现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或是在听完听力以后感觉耗尽了精力没办法让自己在集中精神在阅读文章上的情况。新增加的两类题型——快速阅读和选词填空——到目前为止只考过4次,这4篇真题就是最好的复习依据。
二、新题型
在四级改革后的4次考试中,快速阅读作为一种新题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有小标题,有的没有小标题;有的题型是“判断+填空”,有的是“四选一+填空”。在多样化的表象背后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快速阅读的考察目的,即考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技巧。略读,就是只读文章的标题、首段、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寻读,就是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在原文中定位。这里要提醒考生一点,在运用寻读技巧做题的时候,不要像做仔细阅读那样一次把所有题干都看完,建议看一题做一题,按照题目顺序在文章中找定位,这样又快又准确。
快速阅读的四选一题型的难度比仔细阅读低很多,关键是要找到原文的同义替换。判断题NG选项难度稍大,如无把握就判断为N.填空题如果有难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减法:把原文中与题干相同的成分去掉,原文剩下的部分照抄就是答案。
新四级另一种新题型是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的难度比完形填空低,主要考察考生的词汇水平。所以对于15个备选单词,考生认识得越多得分就会越高。建议重点背已经考过的选项、完形填空中的选项、阅读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以及。做题技巧是:先把备选单词按词性分类,然后根据空白前后的单词词性来判断该空白填什么词性的单词,最后根据上下句内容来选择正确的单词。
三、老题型的新特点
新四级的仔细阅读增加了文章的长度和段落数量,题型向细节性方向发展。仔细阅读要求做到“三精读一略读”。一是精读文章首段和每段第一次出现的结论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二是精读关键词定位的地方,请注意,细节题题干都是相应原文的变形(如同义改写、词性转换等),因此要找到答案一定要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出处,再把原文和选项相比较,正确选项应该是对原文的精确改写,应该符合两点特征:形式对应和含义对应,比如原文中出现比较,那么正确选项中也应该对应出现相应形式,同时含义应该是原文的同义替换,相同的意思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三是精读重要考点,比如:转折、比较、因果、结论或总结。略读就是略读甚至不读其他细节性信息,因为干扰选项往往来自于这些地方,精读后反而会增加干扰选项的迷惑度,避免被迷惑信息干扰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面对诱惑。需要注意的是与原文极其相似的选项一定要慎选,太容易到手的成功总是从天堂到地狱的通行证。
四、考前三天
真题的重要性不是做一遍就可以充分体会的,对于近年的真题要反复做,每一次都会有进一步的体会。但考前三天不建议做新题,而应该反复翻看以往做过的真题,尤其是做错的题,提醒自己做错的原因,避免在考试中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考试临场
一、心态
在考场上能否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态。临上考场前要明确你的长项是什么,告诉自己只要在长项上把该拿到的分拿到,短板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就不后悔,尽人事听天命,结果往往不会太差。
如果题型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也不要慌张。比如,要是发现快速阅读没有小标题,就不读,反而帮你节省了读小标题的时间。再比如,文章难度可能会增加或者题型发生变化,但要知道,难的不是你一个人,面对变化就看谁能沉住气。07年12月的快速阅读突然变成了四选一题,很多同学就慌了,正确率大大下降。考完了以后在练习中做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其实题目本身很简单,这才猛拍大腿后悔不已。仔细阅读我们来回来去练的就是四选一题,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要心慌呢!
二、时间安排
在备考充分的前提下,考试中要尽快完成作文部分,为快速阅读争取时间。请注意 9:55分收作文和快速阅读的答题卡,速度慢的考生应该做一题在卡上填一题,以免出现辛苦做完没时间填卡的人间悲剧。
深度阅读部分,建议先做两篇仔细阅读。对于每篇文章,建议用4分钟时间看文章、用5分钟时间做题,但每篇文章应不少于9分钟,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如果考生速度较慢,最多可以拉长到11分钟。在运用阅读技巧上,给文章定位的时间尽可能短,应该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的放在对比原文和选项上。
选词填空分值比例很低,在剩下的4-7分钟内把认识的选项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认识的选项按照词性蒙一下,然后狠心跳过,告诉自己“有舍才有得”。
同学们,在四级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神经,预祝同学们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kaoshijingyan/sijikaoshijingyan/2018-07-07/3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