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轻松拿高分十大技巧
翻译的实践性决定了一个事实,即要做好翻译,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因为大家都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也是必需的。好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翻译难题,保证我们译文的质量,而且大大地省去了动笔前绞尽脑汁地探求“最佳译法”的过程,为考试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根据四级考试新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总结了一些对应试有所帮助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 词语层次
对单句翻译,主要体现在词语层次方面的翻译,常见的理论有:词语选择法、词义引申法、词义褒贬法、正反译法、词类转换法、增译法、省略法等。
(1) 词语选择法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词语搭配的不同,同一个汉语词语与不同的词语搭配时,英文译文会用到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因此,必须根据词汇的搭配关系和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来确定译文所选词语。
(2) 词义引申法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无法找到对等英语词汇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其基本词义进行引申。
(3) 词义褒贬法
由于在汉语的表达中褒贬意义通常很明显,而英语词汇中很多词都是中性的,其褒贬含义有时不是很明显,因此在翻译时,要尽量选择能表现褒贬色彩的词语。
(4) 正反译法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正说与发说方面也常常不同。英语中有些从正面说,汉语则从反面来解释;而对那些从反面说的句子,汉语则可以从正面来解释。
(5) 词类转换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很多情况下,找不到意思对等而且词性相同的词语或短语,这时就必须根据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对词类进行转换。
(6) 增译法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使所翻译的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7) 省译法
汉语中为了讲究句子的平衡、气势、韵调,常常使用排比、对仗、重复等修辞手段。因此汉语句子中,一些词或词组重复使用的现象和结构类似、含义相同的几个词组连用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因此在翻译时,原文中含义重复的词语往往只译出其中的一个。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2. 语句层次
对单句的翻译有时还涉及到了语句层次上的技巧,其中包括:
(1) 拆句法和合并法
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2) 倒置法
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 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
(3) 成分转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具体英译汉时,有时往往需要转换一下句子成分,才能使译达到逻辑正确、通顺流畅、重点突出等目的。句子成分转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技巧,其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运用范围也相当广泛:主语可以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谓语可以变成主语、定语、表语;定语可以变成状语、主语;宾语可以变成主语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cet4beikaoziliao/cet4fanyiziliao/2018-07-02/1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