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英语决定命运?功利需求超过了实用需求
2017-12-30 阅读 : 次
学英语的功利需求超过了实用需求“英语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巨大毒瘤”?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就是取消现行的四六级考试制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润清曾说。
2004年2月初,随着“宇航培训学校”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泄密事件调查结果的公布,刘润清提出取消现行英语考试制度的说法,再次引起关注。
英语如此之“重”?
“英语学不好,你就什么都不是!”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胡宏说。
胡宏来上海找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中,胡宏深切的感受到了英语对找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大学英语仅过了四级,达不到很多招聘单位的要求,虽然他专业成绩优秀,仍痛失了很多机会。
由“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提供的数据表明,82%以上中级职位都有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而且越高等级的职位,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高,不少外企甚至直接用英文发布招聘细节,英语已经成为找工作的硬指标。
现在,胡宏把最大希望寄托于通过上海公务员的考试。而上海市对公务员的最新要求,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在一年试用期内通过职业英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看来,胡宏不得不为工作继续和英语亲密地接触。
英语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毋庸置疑。“英语”和“人才”早已在不自觉中被划上等号。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突破3亿;几乎每所大中专院校都有英语系;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找到英语学习网站有数万个。
英语决定命运?
然而,对现行英语教育的批评声音有越来越强之势。
2003 年,一篇名为“英语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巨大毒瘤”的帖子成为西祠、天涯、凯迪等主流社区论坛的热门话题。帖子指出:“现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态度本末倒置,为功利而学习。英语考试也完全成为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国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荒废了正常学业和工作,从而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该帖子的观点,网络论战异常激烈,但褒贬不一。虽然对激烈措辞有看法,但对该帖子列举的核心问题:“英语学习目的的功利化,以及英语运用的肤浅化”,相当多的人都有认同。
“我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而其他的很多重要课程都被忽视了,在大学校园里,你看到的是那种学生们对英语的疯狂、痴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的一名学生说。
大学中,英语是一票否决制,过不了四级别想拿学位。英语成绩好,在奖学金、保送、就业上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照顾,英语在一定层次上决定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一开始就被定性为应付考试,为了过级而学习。
类似的功利性在社会中同样严重。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李姓讲师表示,参加各类考级培训的学生远比参加各类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的学生多。而在培训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渴求的是如何通过考试的诀窍,也就是应试技巧。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应试传统,对付考试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在GRE考试中,中国人考2400满分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由于考分畸高,甚至引发了 2001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向全美各大学及研究所发出警告信,呼吁审查大陆考生的相关成绩,除了考试分数之外,也要连带参考大陆学生其他的成绩表现。
国民考试标准之辩
“英语学习的一切问题都在考试问题上激化,英语考试成为矛盾的集合,成为中国英语学习种种‘原罪’的承载者。”大学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这位专家认为,2003年参加四六考试的900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考生。用一套指导大学生的标准,指导国民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对社会整体知识结构的破坏,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择业、晋升、评职称而学习英语的,可以被专业的评测所代替。
从中国目前的英语考试的现状来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有资格发展成为中国的公共英语测试体系,同时也是最备受批评的考试。
对此,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惠中教授显出满脸无奈,他向记者指出,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定考生和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把四级证书与学位或毕业证书挂钩是部分学校的自主决定,纯属各校办学自主权。
由于历史原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由教育部高教司管理领导。而中国绝大多数考试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管理的。现在考试中心主导的考试项目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因为PETS一开始就是面向大众的公共考试,虽然起步比较晚,现在也不是很成熟,但因有开放性的先机,PETS发展成为未来的全国的英语评测标准也不是不可能。
两套考试之间,无疑有着深深的瑜亮情结,无论是高教司还是考试中心,对英语考试改革都保持着低调。
“谁成为未来的全国英语评测体系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评测体系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特殊的英语环境,有助于英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英语专家向记者表示。
英语产业链的福与祸
与英语教育的重视相关,英语教育产业也在国内发展迅速。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
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主要是围绕着考试,包括教材、出版物、培训班以及考试费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考试位于这条产业链的顶层。四六级考试收费非常低廉,每次的考试费用大致为20多元。但每年900万人的考试基数以及低成本的运作,依然是笔巨大的收益。而TOFEL、GRE、GMAT、雅思等国外机构主办的考试,考试费一般在1000元左右,即使每年只有10万人报考,其收入也达到1亿元。
位于产业链中层的是各类英语培训机构。著名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从租房办班开始,发展成为现在教育集团。平均每年培训学员四五万人,教学收入达数亿元。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小时20元至30元。
位于低层的是各类英语学习出版物,每年市场上销售数以万计的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外研社和外教社每年出版的英语类书籍码洋都过亿元。英语教材成为书商们的最爱,估计每年英语相关的出版物产值有数十亿元,而且产业收益率很高。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多数的英语学界人士,都不反对英语的产业化。他们认为,英语和其他任何学科都会有产业的因素。否则没有任何资金的流动,GDP也就不存在了。
“要用分析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的确有他们的优点。我称培训班教的是‘江湖英语’,而我们在高校里教的是‘庙堂英语’。”复旦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说。
对于教材和培训班,学生是可以选择的。就是说消费者和商家是平等的,同时确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帮助,这样的产业化是规范的。需要特别的警惕的是,一些考试,英语评测的标准为产业化服务,强制参加考试者,必须购买指定的教材,必须参加指定的培训班。这样的英语产业游戏规则是对英语学习的致命打击。
“六级委员会没有出过一本官方的培训教材;六级委员会也没有开过任何类型的培训班。”杨惠中教授向记者表示。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就是取消现行的四六级考试制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润清曾说。
2004年2月初,随着“宇航培训学校”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泄密事件调查结果的公布,刘润清提出取消现行英语考试制度的说法,再次引起关注。
英语如此之“重”?
“英语学不好,你就什么都不是!”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胡宏说。
胡宏来上海找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中,胡宏深切的感受到了英语对找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大学英语仅过了四级,达不到很多招聘单位的要求,虽然他专业成绩优秀,仍痛失了很多机会。
由“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提供的数据表明,82%以上中级职位都有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而且越高等级的职位,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高,不少外企甚至直接用英文发布招聘细节,英语已经成为找工作的硬指标。
现在,胡宏把最大希望寄托于通过上海公务员的考试。而上海市对公务员的最新要求,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在一年试用期内通过职业英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看来,胡宏不得不为工作继续和英语亲密地接触。
英语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毋庸置疑。“英语”和“人才”早已在不自觉中被划上等号。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突破3亿;几乎每所大中专院校都有英语系;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找到英语学习网站有数万个。
英语决定命运?
然而,对现行英语教育的批评声音有越来越强之势。
2003 年,一篇名为“英语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巨大毒瘤”的帖子成为西祠、天涯、凯迪等主流社区论坛的热门话题。帖子指出:“现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态度本末倒置,为功利而学习。英语考试也完全成为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国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荒废了正常学业和工作,从而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该帖子的观点,网络论战异常激烈,但褒贬不一。虽然对激烈措辞有看法,但对该帖子列举的核心问题:“英语学习目的的功利化,以及英语运用的肤浅化”,相当多的人都有认同。
“我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而其他的很多重要课程都被忽视了,在大学校园里,你看到的是那种学生们对英语的疯狂、痴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的一名学生说。
大学中,英语是一票否决制,过不了四级别想拿学位。英语成绩好,在奖学金、保送、就业上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照顾,英语在一定层次上决定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一开始就被定性为应付考试,为了过级而学习。
类似的功利性在社会中同样严重。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李姓讲师表示,参加各类考级培训的学生远比参加各类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的学生多。而在培训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渴求的是如何通过考试的诀窍,也就是应试技巧。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应试传统,对付考试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在GRE考试中,中国人考2400满分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由于考分畸高,甚至引发了 2001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向全美各大学及研究所发出警告信,呼吁审查大陆考生的相关成绩,除了考试分数之外,也要连带参考大陆学生其他的成绩表现。
国民考试标准之辩
“英语学习的一切问题都在考试问题上激化,英语考试成为矛盾的集合,成为中国英语学习种种‘原罪’的承载者。”大学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这位专家认为,2003年参加四六考试的900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考生。用一套指导大学生的标准,指导国民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对社会整体知识结构的破坏,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择业、晋升、评职称而学习英语的,可以被专业的评测所代替。
从中国目前的英语考试的现状来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有资格发展成为中国的公共英语测试体系,同时也是最备受批评的考试。
对此,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惠中教授显出满脸无奈,他向记者指出,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定考生和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把四级证书与学位或毕业证书挂钩是部分学校的自主决定,纯属各校办学自主权。
由于历史原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由教育部高教司管理领导。而中国绝大多数考试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管理的。现在考试中心主导的考试项目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因为PETS一开始就是面向大众的公共考试,虽然起步比较晚,现在也不是很成熟,但因有开放性的先机,PETS发展成为未来的全国的英语评测标准也不是不可能。
两套考试之间,无疑有着深深的瑜亮情结,无论是高教司还是考试中心,对英语考试改革都保持着低调。
“谁成为未来的全国英语评测体系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评测体系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特殊的英语环境,有助于英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英语专家向记者表示。
英语产业链的福与祸
与英语教育的重视相关,英语教育产业也在国内发展迅速。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
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主要是围绕着考试,包括教材、出版物、培训班以及考试费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考试位于这条产业链的顶层。四六级考试收费非常低廉,每次的考试费用大致为20多元。但每年900万人的考试基数以及低成本的运作,依然是笔巨大的收益。而TOFEL、GRE、GMAT、雅思等国外机构主办的考试,考试费一般在1000元左右,即使每年只有10万人报考,其收入也达到1亿元。
位于产业链中层的是各类英语培训机构。著名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从租房办班开始,发展成为现在教育集团。平均每年培训学员四五万人,教学收入达数亿元。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小时20元至30元。
位于低层的是各类英语学习出版物,每年市场上销售数以万计的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外研社和外教社每年出版的英语类书籍码洋都过亿元。英语教材成为书商们的最爱,估计每年英语相关的出版物产值有数十亿元,而且产业收益率很高。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多数的英语学界人士,都不反对英语的产业化。他们认为,英语和其他任何学科都会有产业的因素。否则没有任何资金的流动,GDP也就不存在了。
“要用分析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的确有他们的优点。我称培训班教的是‘江湖英语’,而我们在高校里教的是‘庙堂英语’。”复旦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说。
对于教材和培训班,学生是可以选择的。就是说消费者和商家是平等的,同时确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帮助,这样的产业化是规范的。需要特别的警惕的是,一些考试,英语评测的标准为产业化服务,强制参加考试者,必须购买指定的教材,必须参加指定的培训班。这样的英语产业游戏规则是对英语学习的致命打击。
“六级委员会没有出过一本官方的培训教材;六级委员会也没有开过任何类型的培训班。”杨惠中教授向记者表示。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kaoshizixun/kaoshidongtai/2018-06-29/1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