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话四六级考试 你过了吗?
方言四六级试题多种版本
2005年4月2日,西北政法学院附近的“小蚂蚁”网吧内,大三学生郑宏强监考着三名外地同学做着一份网络答卷:
“全国大学生陕西话四六级考试是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测试考试,分大学陕西话四级考试(SXH-4)和大学陕西话六级考试(SXH-6)两种。考试合格者发给大学陕西话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注明‘优秀’字样……”
“这比英语四级考试还难啊!”郑宏强的同学们费尽力气,也看不懂题目和内容,而他笑得不亦乐乎。最终,郑宏强分别给三人打出了分数,没有人能及格。
“我是陕西人,第一次做这个题的时候也累得很,他们就别想了。”郑宏强笑着说。
在互联网上的各大搜索引擎中键入“陕西话”字样之后回车,便可以得到堆积如山的陕西话四六级考试试题被转载在国内各大网站上。
陕西话四六级考试试题中对“考试日期”、“报名资格”都做有解说,试题分为听力、阅读理解、语法与结构、翻译、简答和作文六大部分,几乎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一致。这份试题当然只是民间网络调侃之作,尽管没人能确切地说出它的始作俑者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深谙陕西话。
陕西话四六级考试现象并不是惟一的地方方言版本。
在互联网上,一样可以找到类似的“四川话四六级考试”、“天津话四六级考试”、“东北话四六级考试”多种版本。
“网络上的这种方言现象可能表达了两种信息,一种可能是对现行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方法的不够认同吧,另一种是年轻人对方言魅力的感受。”郑宏强说。
难以割舍的方言文化魅力
去年10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其网站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这一新禁令立刻引起了多方关注,也引起了国内一些专家对于方言态度的争议。
“我国现在很注重推广普通话,像教师、主持人、演员等工作都要求考普通话,考了普通话等级之后才能拿到上岗证。所以,推广普通话本身十分重要。”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说。
自从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其网站公布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之后,引出了保护地方方言及推广普通话哪个更重要的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要保护地方方言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情景剧、独角戏等方式,而推广普通话也只是一种方式。普通话是一种标准,但它主要还是以北京话为基础。而随着上海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学会上海话,听懂上海话。在国外很多人听得懂广东话,却听不懂普通话。四川话情景剧又是全国情景剧中最火的。可见地方方言和普通话都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特点。所以,普通话是一定要推广的,而地方方言也是不可以被限制的。
事实上,国家广电总局之所以有如此的禁令,是因为去年2月以来,各种版本的方言版《猫和老鼠》的粉墨登场。首先掀起这股动画片方言化狂潮的是四川话版本的《猫和老鼠》,陕西话版本随即跟上,我们至今还能回忆起去年此时西安街头各大音像制品店中热播的一幕。而在各种版本的译制品中,普通话版是销路最差的。
与此同出一辙的是,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
从现今当红的小品明星阵容来看,以赵本山、范伟、黄宏为代表的东北话阵容和以郭达、李琦为代表的陕西话阵容都给地方言的繁荣起过很大的作用。
“春节晚会是必须要看的一台晚会。”来陕西参加西洽会的广东客商周先生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但我基本上是不看赵本山的小品的,因为听不大懂。”
由此看来,方言的魅力多半只会在使用该方言的局部地区产生作用,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无论是从字音上还是从地域文化内涵上来说,方言都有一定的理解障碍。但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普及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
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人文格局逐渐被时代抛弃。
“我从小在子弟学校念书,老师和同学都说普通话,但我一回家就说陕西话,那时候就是觉得陕西话很土,所以能不说就尽量不说。”西北政法学院一位教师说这些话的时候,用的仍旧是陕西话。
“我父母都说陕西话,但我和他们说话还是用普通话,因为我从上幼儿园到大学,老师们都主张我们使用普通话,习惯了,客观地说,我的普通话比陕西话要标准得多。”郑宏强说。
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孩子们和他们的老师不同,前者已经完全融入普通话的世界,而后者的生活仍旧顺从着一种传统的习惯。
严格地说,陕西话并不是方言,而只是北方方言的一种。之所以觉得陕西话“土”,是因为陕西这片厚土太过厚重,厚重的无法跟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脚步。但作为历史上文化积淀浓厚的天子脚下,迄今为止,陕西话里还保留着一些“雅音”,诸如“骚情”、“避”之类的词语,仍旧能折射出当年陕西的文化地位。
但即使是这样的词语,在民间的使用率也越来越小了。一种观点认为:“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较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普通话正以“国语”的绝对优势在年轻人中普及,和其他地方话一样,陕西话的一部分正在悄然流失。
中国地方语言太丰富,一些地方传媒专设民族语言栏目,是对少数民族的保护与尊重。方言的形成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地方言日渐趋同,消除了交流一大障碍。推广普通话是载入宪法的,可见国家并不提倡方言。拥有十多亿人口的汉民族,在历史上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由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局限等多方面原因,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地方方言,有粤、闽、吴、湘、赣、客家、北方、西南等大的方言区域,还有许多种次方言和数不清的地方土语。不少方言彼此间不能互通,存在着严重的语言隔阂和语言障碍,这种状况对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是不利的,需要大力推行、积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
同时,地方话独特的魅力却仍旧使它有着市场,尤其让人们着迷的是它的文化内涵,陕西话四六级考试杜撰出的新意让人们眼前一亮,好像在问着陕西乡党:“你过级了吗?”
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kaoshizixun/kaoshidongtai/2018-06-2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