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脱钩”好还是“挂钩”好?
近来,不少高校纷纷取消了已经实行多年的、将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的规定: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之后,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上海高校同时宣布,从2005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学位将与英语四六级证书脱钩;而在江西省,该省各所高校自今年起就不再把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另,截止目前,山东大学、清华大学等不少高校都明确表示将不再将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在广州的本地高校中,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实行两者相互脱钩。
尽管教育部曾明确表示:“不鼓励大学把四六级证书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挂钩”,但是,更多的高校依然在继续实行将学位和英语四、六级成绩相挂钩的制度。其中,北京、湖南等地一些高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暂不考虑将两者进行脱钩。
那么,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究竟应该“脱钩”还是“挂钩”呢?近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和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晖教授分别就此发表了精彩观点。
全民学英语严重不合理
刘晖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认为,将学生的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无论是从政策、法律层面还是从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来看,都是一种不妥的做法。
首先,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挂钩缺乏政策依据。
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现行学位条例来看,在该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该达到相应的水平或等级,才能拿到学位的有关规定。因此,大学将英语四、六级成绩当作学生毕业时能否拿到学位证书的一项硬性规定,显然有悖现行学位条例的做法。所以,大学坚持将学位与英语四、六级考生的称呼挂钩,是缺乏合理的政策依据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曾经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任教,我当时看到,在英国的大学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来自由地选修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但对本科生的外语水平并没有硬性要求,更没有与学位证书挂钩。
其次,全民学英语严重不合理。
英语的确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英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如果采取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强制性规定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要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种做法既不现实,也不合理。而从现实来看,将英语四、六级水平与学位相挂钩,不仅造成了社会个体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浪费,还造成了教育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国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投入的时间和耗费的精力、金钱,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了,但“投入虽大,产出却小”,两者之间严重地不平衡。
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人的英语水平不高众所周知,但日本的大学却培养了一批优秀外语人才,将大量的西方科技、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书籍翻译成日文,使大量英语水平不高的大学生能够分享到这些来自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而不必一定要自己亲身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外语并通过阅读外语专著来掌握外来知识。
再次,大学英语教育应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即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英语水平的具体要求上采取不同标准的要求。
如,对于国际金融、国际外贸和涉外会计等涉外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对于这些专业可以加大“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习英语的学习强度和时间。而对学中文、历史等专业的大学生就大可不必实行同样的英语水平要求。否则,这既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相违背和冲突,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专业发展不相符合。
最后,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该更加重视“使用性功能”。
我觉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本质终究只是一门工具。但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评价性功能太强,使用性功能太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本身所应具有的实用性功能。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英语过了四、六级,却不能开口说英语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和教育都是以评价性功能为导向,已经陷入了等同于英语考试的误区。因此,今后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应该逐步从注重评价性功能回归到使用性功能。
不同类型大学应区别对待
袁伟时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大学采取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的做法,早已为许多人口伐笔诛,将四六级与学位脱钩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不应变让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与学位脱钩。
将英语四、六级考生成绩和学位挂钩的做法,的确已经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但究竟是否应该将英语四、六级和学位脱钩呢?我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区别对待,而不是在所有类型的大学、专业都取消这种做法。至少那些自身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大学,一定不能降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道理很简单。那些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试想,如果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不过关,就无法阅读各种英语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将会严重地妨碍他们及时掌握和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态,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也就无从谈起,并且不利于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发展的进步。所以,我认为那些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大学,无论如何都不应降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应继续坚持将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学位挂钩的硬性规定。要成为研究型的大学,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至关重要。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高校或某些本来对英语水平要求就不高的专业,则可以考虑将英语水平和学位脱钩。
学好英语,不仅关乎到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关乎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例如,弹丸之地的香港,之所以在能够在几十年间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同香港人的英语水平在东亚地区名列前茅有关。另外再举一个例子: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全面超越了印度,但在IT领域,印度却遥远领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印度人的英语水平较高。
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化通用语言。因此,我们国家能够尽快走向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们能否更加熟练地掌握英语这门最重要的国际化交流语言。显然,我们应该敢于证实正视这个事实。如果将英语水平与学位完全脱钩,必将大大地降低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做法。而少数人从狭隘的民族情绪、或打出“民族主义”的旗号当作借口来拒绝英语,更是一种非常荒唐的认识。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kaoshizixun/kaoshidongtai/2018-06-2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