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语言教育的战略失误
关键词:语言教育 外语 母语 失误
语言教育是人类教育体系或教育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几乎是绝对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十分重视语言教育的民族。历经数千年富有成效的语言教育,不仅创造和保存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还使汉语成为人类文明传承中唯一一种源流久远、一以贯之、从未中断并以自体为本不断优化的语言。这种重视语言教育的传统,在今天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应该说,这是今人之幸,也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语言教育出现了诸多令人不安的倾向、现象或结果,亟待我们去认识、去调整。其中,最突出、最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外语轻母语现象日趋严重,已经对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这种影响的不断发酵,许多负面的东西逐渐显现出来,并开始引发社会和学界的强烈反弹。这些负面的因素主要有:
(一)过度强调外语,使我国的教育结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形成自主或不自主地围着外语转的现实,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国家教育的科学布局和人才培养战略。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进程的启动和不断深化,外语教育作为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确立并不断发展,以至于发展到今天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均已超过了母语的地步。从国民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课程和考试结构来看,外语从最初的部分学校(包括大中小学校)、部分专业的选修课,已经发展成为近20年的几乎全部学校的必修课(如今初中以上的各级各类学校已经找不到不开外语课的学校,即使小学,没有可设外语课的学校也成为少数,成了另类)。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外语课就成为同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从学校教育的考试发展历程看,外语由恢复高考时的不考,逐步发展成为占高考总分的10%、30%、70%、100%,进而发展到同语文、数学并列为“3+X”高考模式中的核心考试科目之一,更进一步发展到决定大学生能否毕业以及研究生能否深造和毕业(甚至命运)的四、六级考试。如今,这一“国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科性考试。至此,中国的外语教育达到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和显赫。放眼世界,我们很难找到能够同中国相比肩的给予外语特别是英语教育如此重视的国家,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对外语如此投入甚至狂热的国家。而这种重视、这种投入、这种狂热,正逐步改变着中国的国民教育理念。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自愿还是无奈,无论认可与否,“外语优先” 甚至“外语至上”已隐然成势;“不学外语就别想考大学”已经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外语是人生的敲门砖”成为诸多家长的话题;“不学好外语就别想毕业、别想考研”成为全体大学生心中难言的痛楚;“要想有出息,先去学外语”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外语、车本、计算机,走遍天下没问题”成为许多青年的座右铭;“学外语,到外企”成为许多人的人生追求……。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教育过程时会发现,外语教育竟然是中国课程体系中学程最长的学科!除去少数学前即已起步的幼儿外语启蒙教育和学历后社会外语继续教育,从小学三年级算起到博士毕业为止的整个学历教育中,外语教育或学习一直相伴始终。即使算到大学本科毕业为止,外语的教育和学习历程也不低于13年,这是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学程具化为学习时间,结果更令人震惊:中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不低于30%,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在30%――80%之间。正在进行中的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推出的“你怎么看待四六级考试”调查,从头两天的调查结果看,“有29.7%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 ,“有54.48%的学生经常利用其他课程的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 。这种畸形的学科学习时间分配方式,严重背离了均衡发展的要求和教学规律,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那么,成效如何呢?“一个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六年以上时间里要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英语,如果不从素质教育的需求考虑而用实用水平衡量,大多数不再接受后续教育的学生,所付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教育资源的消耗基本上是浪费了” ;拼死拼活过了四、六级,不少人依然是 “哑巴”和“聋子”;很多英语考试拿高分的中国学生在国外却经常遭遇“英语尴尬””;有的人从幼儿园学起,一直学到博士,学了二十多年,到头来,依然要靠母语吃饭。这既是个人学业应用的真实写照,也是绝大多数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写照,这就是中国的语言应用现实!这种语言教育结构、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教育的导向和趋势、语言教育过程、语言教育理念以及这样的外语教育结果,难道还不够让人感到震惊吗?难到还有比这更大的“学殇”吗?然而,这也仅仅是一些表层的东西而已,还有更需要我们去注意、去警醒的问题。
(二)“全民学外语”,客观上造成了资源日益严重的浪费。
外语教育被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从国家到社会,从学校到个人,重视度越来越高,投入度越来越大,波及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深。
从国民个体的角度看,有些人的外语学习从学前即已开始,随后再经历小学、中学、大学共计十几年的学校正规教育(还不包括在此期间课外参加的各种外语培训班),有的甚至还要再加上三年硕士、三年博士教育阶段的外语学习。工作后,迫于职称评定等需要,又不得不时常学习外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几乎终生都要学习外语的情势。学习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学习者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体力和智力,还需要投入足够的金钱,而外语学习的成本实际上要远远大于母语学习成本,这对任何一位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投入和负担。当我们把这些投入同学习外语的实际成效和使用情况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在绝大多数外语学习者身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浪费现象。也就是说,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体力、智力和金钱后,学习者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有时是不能得心应手地去用,而多数人多数时候却是用不着。
从政府和学校的角度看,由于外语具有突出的主干课程地位、超常的学程和种类繁多的考试,而且需要相应的专业教学设备,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可以想见的。这对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学校而言,应该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投入。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谢克昌教授指出:“长期以来,英语教育体系占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 ”这里,谢院士虽然没有明指,但读者还是能够读得出他对外语教育所造成的浪费是明确反对的。
从社会的层面上看,由于学习外语特别是学习英语的人口众多,市场巨大,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一些投资教育的社会资金以及人力、物力逐利而往,纷纷涌向外语教育,各种外语培训机构林立,个体的外语教育行为如家教等也遍及城乡。“英语教育的显赫地位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我国出现了‘技工荒’,我们看到的却是职业技术学校严重缩水,林林总总的英语培训学校却到处都是。 ”原本应该均衡投入的资源严重失衡,这实际上是另一种类型的浪费。
无论是个人的时间、精力、体力、金钱浪费还是国家、学校和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都让人感到十分痛心和担忧。然而,这些浪费还不是最严重的。更可怕、更严重的浪费是个体智力和民族整体智力资源的浪费!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是奠基人生最重要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一如此重要的学习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外语,而学习的结果却是大多数人并不经常使用甚至根本就不使用或不能使用,这该是多么巨大的智力浪费呀!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在学校教育之后仍然把最应该进行创造性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外语,学习一种连外国儿童都能熟练使用的仅仅作为工具的最基本的交流技能,这又该是多么可怕的智力资源浪费呀!一个个体的浪费并不可怕,哪怕浪费了他的一生,那也只是一个个人的悲剧;当一个国家的所有在校学生、一个社会的许许多多的国民都在付出这种浪费,这难道不是最可怕又最可悲的资源浪费吗?假如每一个在校学生及其工作后各以一个小时的浪费来计算,2亿人就会浪费掉4亿小时,就相当于浪费了四万五千六百六十二年!如果用四万五千六百六十二年进行生产,该创造多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该有多少创造发明啊!更何况中国人在外语上的时间和智力浪费又岂止2个小时!国际研究机构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民族群体是人类智商最高的群体,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但是,若果我们这样浪费下去,一代之后会如何?三、四代之后又会如何?
(三)、外语作用的绝对化、万能化,严重扭曲了国家许多行业或领域的科学运作,给国民个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也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隐性损失。
近二十年来外语教育的正面作用、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外语教育的简单化、绝对化、一刀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让我们看看这些现实:
▲不考外语或外语考不好,就很难考上大学,许多人将因此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尤其不公平。
▲考入大学,不管其他课程如何,如果外语过不了四级、六级,就意味着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书,就意味着这些学生不得不付出意外的重大代价,不得不面对比别人严峻得多的就业压力和命运重负。
▲无论专业课成绩考的有多好,只要外语分数不上线,硕士或博士的求学梦就不得不中断或者一次又一次地推迟,直到外语过关。我们无法知道,自恢复研究生招考以来,究竟有多少学业优秀、业务精到的学子因为一门外语考试而被挡在了高端教育的殿堂之外,失去了更好的深造和发挥的机会。
▲对于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级各类工作者来说,职称外语考试一直就是多数人难以言喻的无奈的痛楚,因为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不管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用到外语,更不管你的专业水平如何,只要外语不合格,一票否决,再高的学术素养、再硬的专业技能、再多的科研成果都敌不过一个外语成绩。面对外语这个决定许多人命运的绝对化的“硬件”,人们除了“望外语而兴叹”外,又能如何呢!为了能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人们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抽出大量时间,花费大量精力去苦读,本该用在本职工作和科研中、创造上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却不得不花费在一个一个外语单词、一条一条外语语法、一次一次的职称外语考试中(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外语成绩限定失效制),结果不仅是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损害了人们的切身利益,更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隐性损失。
▲当今社会,诸多行业和职业已把外语当作必过的职业门槛,许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只因为外语水平达不到要求而被拦在门外。从小处看,这或许是个人的机会损失,但这难道不是单位和国家的损失吗?
外语本来只是我们同外部进行交流并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一种工具,但我们却把它的作用扩大化、万能化、绝对化,把它的地位优越化、核心化、决定化,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使之成为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严重扭曲了国家许多行业或领域的科学运作,给国民个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也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深层损失。
(四)在外语教育中,英语一家独大,语种教育严重失衡,不利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均衡、全面和良性发展。
在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中,20世纪50年代,俄语风靡,成为中国外语教育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语种。进入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俄语逐渐失去在外语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和战略出现具有历史意义的调整:1964年教育部把英语确定为第一外语。应该说这是一个明智的战略决策。在随后的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的那段特殊历史时期,英语教育同整个国民教育一样,陷入了低谷,走过了一段岑寂之路。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英语教育终于迎来了超乎预料的爆热阶段。1981年,中国第一次推出了“托福”考试。“托福”点燃了国民的出国梦想,同时也点燃了社会上的学习英语热潮。1984年,外语以主干课程入主高考,从此,英语由选修课变成了必修课,彻底确立了它在基础教育领域不可或缺和不可动摇的主干地位,成为决定中学生命运的“指挥棒”。1986年,外语考试同职称评定挂钩,成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外语教育开始向绝对化、非理性化方向发展,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再一次搭上政策的列车,并迅速膨胀。1987年开始英语四级考试,1989年又推出英语六级考试,而且全国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四、六级考试,并很快演化成为决定大学生命运的神威“魔棒”。“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院校纷纷参与211工程评比,其中英语四、六级考试就进一步地被赋予更多内容,成为考核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 。英语教育进一步异化、绝对化、万能化。就这样,中国的外语教育逐渐失衡,越来越向英语倾斜,以至于发展到今天的英语一家独大,形成国民对英语的狂热追捧的局面,达到了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的地步。相应的,其他外语语种教育就被边缘化、弱化了。
难道只有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吗?难道只有英语才能同世界融通吗?显然不是。放眼世界,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类发达国家之外,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韩国、以色列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就不需要我们花力量去学习、去借鉴吗?难道发展中国家就不需要我们去交流、去学习、去借鉴吗?事实上,德、法、日、俄等许多科技和文化实力强大的国家的强大和进步,并不是依靠“英语化”实现的。恰恰相反,他们所依靠的是在强化民族语言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同时,在发挥民族语言决定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外语教育的多元化来实现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降温英语狂热,实现语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之举,才是中国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长远之举。
(五)持续高烧的外语热,使外语教育呈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盲目化、浮躁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并助长了崇洋媚外的倾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已经不可能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沟通和交流呈现出全方位且不断加强的态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既是各国、各民族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共同面对挑战的需要,因此,语言之间的互相学习就成为必然。这原本是好事。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外语学习目的的认识出现偏差,出现功利化的追求,那么外语教育就会出现短视现象,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非理性表现。一段时期以来,伴随外语热的不断升温,外语教育的功利目的越来越突出:官方机构通过不断增设外语考试的级别和考试种类、通过不断拓展外语考试行业和范围,堂而皇之地聚敛钱财;社会机构和民间商业组织及个人则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各种培训学校、培训班、活动、书籍资料等等如雨后春笋,向黑洞一样吞吸着百姓并不富裕的钱包;许多学外语的个人则置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和需要于不顾,把谋求出国进而定居发达国家作为首要的人生追求;出不了国的,其中又有许多人把“学外语、进外企”当作首要目标……。结果是,功利追求和巨大的利益回报淹没了长远的理性追求,使外语热温度越升越高,催生并强化了民众和学校教育的盲从心理、浮躁倾向。如果这些有害倾向不能有效地加以纠正或制止,轻者会干扰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影响当代社会发展,重者会形成并助长极为有害的崇洋媚外倾向,动摇民族文化的发展根基,使国家和民族在生存发展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在母语教育方面,同国外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相比,母语教育的力度、质量、效果持续下滑,彰显了我国语言教育战略在母语教育方面的又一种失衡。
语言是人类文化信息的基本载体。从一般的角度看,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和思维一表一里,密不可分。因此语言能力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决定着人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又从根本上决定着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强大。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使用它的民族长期创造、完善的结果,而该民族也因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并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个特有的思维模式或习惯进行创造。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母语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都不为过。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外语教育凌驾于母语教育之上。反观今天的中国,国民在英语身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和智力,不仅严重挤占、压缩了母语的学习资源和空间,甚至大有比国语还“国语”之势。结果是,我国学生的母语能力呈整体持续下滑态势。这将从根本上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笔者是一个在高校从事20多年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对此深有感触和体会。在前17年的教学生涯中,由于一直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任教,所接触的学生的母语水平较高,在校大学生母语水平薄弱的问题感觉并不突出,但在近几年的非中文专业教学中发现,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母语水平非常让人震惊和担忧。从语言文学知识的积累到思维素质的养成,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到书面写作能力,都远不如人意。在同其他高校同仁探讨这个问题时,大家均有同感,而且不少人认为在校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下滑趋势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生在外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多,挤占了母语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
其二,家长和学生对母语学习不够重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母语不用学就会,用不着花太多的功夫。
其三,学校重视不够,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许多教师经常问:“为什么经过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的系统教育,我们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依然难以让人满意?”“为什么经过高等院校的培养,甚至读完了研究生,仍有不少人说说不了、写写不了?”对此,学校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语文同数学一直是中小学最核心的课程,自始至终得到高度重视。但自从外语成为另一门主干课程之后,语文课就不断受到冲击,并逐渐成为语数外三足鼎立中最弱的一足。在学校内外,英语补习班、培训班、强化班比比皆是,各级各类奥数班也为数学保住了足够的阵地。唯独语文,不仅要从时间上给英语和数学让步,接受强化培训的机会也少得多,因为这类补习班、培训班、强化班在各中小学很少开设。在大学阶段,专项母语教育基本中止,许多学校和专业不再开设语文课,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学时非常有限,只相当于外语课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以目前笔者任教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而言,大学语文课只有34学时,而外语课的教学时数每个专业均不低于168学时,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数的4.94倍,有的专业甚至更多。这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然,母语教育水平不高,除了重视程度不够外,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检讨,可以另外讨论。
其四,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导向存在失误。这种失误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强调了外语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母语教育的弱化;二是看到了汉语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对外汉语教学给予了战略高度的重视,但却忽视了汉语的国内根基培养。实际上,这是对民族语言教育在国家整体社会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汉语在国家国际战略竞争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短期看,它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未必会多么明显多么大,但从长远看,它将降低中华民族的智力优势,从根本上削弱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削弱中国的生存竞争力。
三、语言教育难脱应试教育的桎梏,“重成绩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严重,助长了形式主义学风,抑制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民族个体与整体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发展。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体现在语言教育中,无论母语还是外语,我国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重成绩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痼疾。学校习惯于用成绩来衡量学生,而不是用实际技能来评价;理论课、知识课占据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的实践锻炼机会极其有限。教师死扣教学大纲和课本,不去尝试或不敢尝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不敢超越大纲和教材进行全新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尝试。学生则被动地应付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了及格,为了毕业而机械地死记硬背。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动脑能力差,动口能力差,动手能力差。虽然历经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系统教育,仍有大量毕业生不具备同其所受教育程度相适应的语言应用技能,不要说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拥有一副好口才,就连最基本的沟通和交际交流技巧也差强人意。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不仅仅是容易形成机械主义、形式主义和机会主义学风,更为严重的是它抑制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同思维的教化来取代求异思维的培养,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从而也就抑制了民族整体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围绕外语考试而产生的各种弊端泛滥,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的外语考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之大观,甚至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教育奇观。除了学校教育的常规考试外,还有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职称外语考试以及托福、雅思、剑桥、GRE、GMAT、WSK等各种层级、各种功用的考试。在这云云总总的外语考试中,最具影响力、最具决定性、投入最大而负面效应也最大的,非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四六级考试和职称外语考试莫属了。如今,这些考试已经成为国人学习、生活和事业中挥之不去的最无奈的痛苦。因为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四六级考试和职称外语等考试决定着所有学子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命运,同他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有着无法回避的直接关系。正因为外语考试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关乎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牵涉到社会乃至官方诸多机构的庞大利益,成为一些利益集团和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有效工具,于是也为各种舞弊行为、违法活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提供了膨胀的养分,提供了泛滥的空间。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大到替考、泄题、系统的职业化公司化专业化产业化高技术作弊等等,屡禁不止,越演越烈,令人震惊。这些围绕外语考试所产生的弊端,不仅严重干扰了考试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教育、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践踏了法律的尊严,还从道德层面上污蚀着人们的良知,从智慧的层面上扼杀着国人的创新精神和追求,从民族心理上助长着崇洋媚外的扭曲以及盲从、浮躁的心理……。
如今我们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哪一个不是事关整体的问题?哪一个不是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问题?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猛醒吗?面对如此严重的语言教育问题,面对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人事部门,我们的社会、学校以及每一个公民难道不应该认真反思吗?语言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需要理智地去对待,需要科学地去对待,需要负责任地去对待!
文章来源: 作者赐稿
本文地址:http://www.cetclub.com/kaoshizixun/kaoshidongtai/2018-06-22/186.html